一、尽了赡养义务遗嘱上却没有怎么办
在尽到了赡养义务的情况下,遗嘱中未提及该义务该如何处置
根据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的明文规定,当相关人员已经履行完对老年人的赡养义务后,却无法获得相应的遗产份额时,他们有权通过法律途径向法院提起诉讼。
同时,这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所明确强调的一项原则,即有能力承担主要赡养责任者,理应获得相应的财产分配权。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
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
自然人可以依
二、未尽赡养义务却在遗嘱中有份额怎么办
这种情况较为复杂。从法律角度看,遗嘱是遗嘱人对自己财产的合法处分,但赡养义务是子女应尽的法定义务。若遗嘱中给未尽赡养义务的人分配了份额,其他履行了赡养义务的继承人可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认定该部分遗嘱无效或酌情减少其份额。法院会综合考虑各方的赡养情况、遗嘱的具体内容等因素来作出判决。一般来说,会倾向于维护公平原则,让履行了赡养义务的继承人获得更合理的遗产份额。但具体结果还需依据案件的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规定来确定。
三、未被遗嘱体现的赡养义务该如何处理
未被遗嘱体现的赡养义务仍应依法履行。赡养老人是子女的法定义务,不因遗嘱而免除。若子女对老人未尽到赡养义务,老人可通过协商要求子女履行;协商不成的,可向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赡养人所在单位投诉,由他们进行调解。若调解无效,老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子女支付赡养费等。法院会根据老人的实际需求、子女的经济能力等因素来判定子女应承担的赡养责任和具体金额。总之,赡养义务是法定的,不能通过遗嘱予以排除,老人的合法权益应得到保障。
在履行了赡养义务却未在遗嘱中提及的情况下,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赡养人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合理分割遗产。这是因为赡养义务是法定的,而遗嘱只能处分个人合法财产。赡养人若已尽到赡养义务,应享有相应的财产分配权。
130-5551-3007